藏北如夢
這是藏北高原使用牦牛馱物,搬家轉移草場的牧民人家(唐召明1990年攝)
20世紀60年代初,我在藏北某部隊機關任參謀,突然一紙調令讓我到獨立一連當連長。來接我的是一輛解放牌大卡車,這是連隊司務長來后勤拉運被服和主副食的順車。我簡單地收拾了一下行李,便和司務長坐進駕駛室,一早就出發了。
我帶了一張地圖問司務長:“你看我們連隊在哪里?”
司務長看了一下地圖說,“那里沒有村寨,附近只有幾頂牧民的帳篷,地圖上是找不到的?!?/p>
我說,“雖然人煙稀少,但總得有個地名吧?”
司務長說,“我們駐守在尼瑪拉山下,因此也叫尼瑪連隊?!?/p>
藏語“尼瑪”是指太陽,“拉”為山,“尼瑪拉”也就是太陽山的意思。尼瑪拉是唐古拉山脈的一部分,對當地人來說,太陽每天從尼瑪拉山頂升起,“尼瑪拉”也因此得名。
我好不容易在地圖上找到了這座山的標記,大概估算了一下,從部隊機關到連隊駐地的直線距離為500公里??墒?,草原上沒有正式公路,無論是坐車還是騎馬,都得繞山繞水而行,實際路程就不得而知了。
我問,“一天能不能趕到連隊?”
司機笑了笑,回復說,“那就看咱們的運氣了。路況好,今天到不了,明天也就到了;路況不好,三四天也說不定呢?!?/p>
“現在正是高原上的黃金季節,雨雪多,誰知道途中會遇到什么麻煩呢?!甭牭剿緞臻L的這番話,我心里也沒底了。
汽車沿著青藏公路向北走了一段,便向西進入了草原。草原上沒有正式公路,開始還有一道道大車軋過的印痕,在我們的汽車行進途中,這些印痕漸漸地便模糊了,或者時有時無。到了草原深處,地皮變得松軟,汽車就像行駛在海綿上一樣,行動非常吃力且緩慢。人坐在車上就好像坐在彈簧上一樣,一路隨車上下顛簸著。大家都希望能盡快走出這里,可茫茫草原沒有盡頭。從汽車的馬達聲中就可以明顯地感到,每前進一步是多么的費力。
果然,走著走著就走不動了。
閱讀全文請點擊:http://www.ctibet.org.cn/magazine/2022/01/index_75.htm 未經授權,不得轉載。
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”或“中國西藏網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